大盤策略
market strategy
發布時間:2024-12-03 瀏覽量:7685 來源:百瑞贏證券咨詢
A股與美股的投資者對比
截止到目前,A股的散戶占比約90%,而機構占比只有10%;而美股恰恰相反,美股散戶占比大概30%,各種機構占比70%,而且這其中很多散戶都是那些資金量龐大的大戶。
很明顯從數據就可以看出,A股的投資者構成與美股幾乎是反過來的,這種投資者的比例構成也是造成A股常年低位,而美股長期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。
美股投資者的歷史變化
其實美股也并不是一開始就是機構投資者多的,而且美股在發展的初期與A股一樣,也是散戶多機構少,在美國金融市場長期的發展過程中,散戶的比例逐步降低,機構的比例逐步提高。
美股的歷史比較長,最早可以追溯到1790年,那一年美國的個證券交易所—費城證券交易所誕生,1792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成立,而那個時候中國還是清朝,乾隆皇帝還在位。
美股初期的時候,參與股市的人數較少,我們就不去研究。在1945年的時候,美股散戶占比高達93%,機構占比只有7%。在1950年之后,美股的散戶比例快速下降,機構比例快速上升,直到今天,美股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散戶與機構的比例關系。
?美股散戶減少的主要原因
在很早以前的時候,美股的散戶也和A股一樣,被收割的很慘,在1929年以前,美股也是典型的融資型市場,資本操縱股市收割散戶是常態。
直到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,股市大崩盤,對散戶的收割達到了,至此散戶的信心遭受了巨大打擊,美國經濟與美股開始進入恢復期。
但沒多久又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,直到1950年后,美國的養老金與開放式共同基金開始大規模進入股市,很多損失慘重的散戶再也不選擇自己操作,而是選擇將資金交給機構去操作。
美國在1933年就實行注冊制上市制度,不斷擴容上市公司,卻不從嚴審核上市公司財務情況,因而散戶經常成為上市公司套現收割韭菜,1955年美股實行退市制度,到了1997年,納斯達克實施1美元股價退市標準,這期間美股退市公司數量暴增,退市公司數量一度超過還在上市的公司數量,導致散戶被不斷收割,血本無歸,再加上超高的資本利得稅與好公司的股價暴漲,很多散戶買不起。
以上的原因疊加,導致眾多散戶紛紛放棄炒股,轉向購買機構理財產品,以實現財富保值增值。
所以,從上面美股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,美股的散戶曾經也經歷了腥風血雨,而且經歷的時間還很長。對于A股來說,起步的時間很短,所走的路都是美股當初走過的。
當前A股的很多散戶自己炒被收割,交給機構例如買基金,依然是虧,所以A股想成為今天的美股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投資顧問:吳洋洋
證券編號:A0840624010029
免責聲明:百瑞贏證券咨詢所有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意見,股市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
?版權所有 江蘇百瑞贏證券咨詢有限公司